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专业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豆豉

文/图芒果君爷爷

豆豉,中国南方用黑豆或黄豆制造的调味食品。

荆楚土著习于晒酱,俟入伏之日,坛坛罐罐盛装霉变后的豆瓣,掺入清水食盐,置于酷暑阳光之下,让炽热成就美味。

炎炎夏日,在荆沙一带,可见阳台上、院庭里比比皆是的晒酱陶钵构筑成一道独特的风景,蕴含着楚人对酱品的无限热爱。

酱与豆豉皆为调味品,虽容颜有异,却是不折不扣的同类项。但两者酿造各有章法,即使在原料上也不相同。酱用霉制后的蚕豆曝晒,灼热之下豆瓣化为无形,待到秋来,豆瓣清水已不分彼此,蜕变为色泽棕红半流质状态;豆豉则用黑豆、黄豆蒸熟发酵,其间为挥发水分,也少不得太阳照耀,但豆豉讲究颗粒完整的品相,不像酱缸中糜碎的豆瓣混沌一团。

豆豉产于南方,但地处中南的荆楚人却不谙此道。

不会做并非不爱吃。他乡之物豆豉,在荆楚人的饮馔中,也能演绎出百般花样来。夏日炒苦瓜,放几粒身板干枯的豆豉,苦瓜的风味与孤炒时浑然不同。原来,豆豉以己之力,调和了朴素的苦味;清炒蕹菜茎,即蕹菜切沫,施几粒黑黢黢的豆豉,再撘上几丝红辣椒,色香味瞬间改变;豆豉垫底做扣肉,这是豆豉在荆楚厨灶中的最高境界。数小时的沸水蒸腾,热能在密闭笼中翻天覆地,豆豉任凭油脂浸润其间,此时的豆豉饱满油亮,豉油猪油相互交融,诱人的咸香溶合于氤氲热气之中悠闲地荡漾……

豆豉并非产于南方一隅,著名天下的豆豉何处没有?在熟知或陌生的品牌中,唯浏阳豆豉是荆楚人的至爱。湘鄂毗邻,物流得天独厚。浏阳豆豉先入为主,荆楚自古就认浏阳品牌,视其为珍馐。殊不知,豆豉的世界大着呢。

鄂东南向的江西湖口县,地处鄱阳湖平原,湖口豆豉乌黑油亮,豉肉松化浓香醇厚,氨基酸态氮堪比极鲜酱油。公元年即明万历年间,湖口豆豉已成雏形。尽管有人撰文说豆豉可追溯到汉代,但多是文人墨客闭门造车制造的故事。反正胡诌乱道亦无须纳税,不耗银根,说它产于冰河时期也无妨。

近年来湖口豆豉被冠以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这是官方对产地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认定,犹如镌刻“正宗”的丹书铁券。

地处广东西南的阳江县,漠阳江冲积平原盛产黑豆。在江汉平原黑豆少有种植,但粮行仍有售卖。只是植物果实腥味甚浓,用途不如黄豆广泛。但是,用之酿造豆豉,却是实至名归。阳江豆豉正是利用了当地充裕的黑豆原料,才有了名扬四海的阳江姜片豆豉。阳江独特的风味豆豉,是著名粤菜——豆豉鲮鱼的不二选择。年,阳江豆豉率先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尽管阳江不是豆豉产地的开山鼻祖,但在现代社会里,对市场敏锐地洞察,先进的意识,也能无往而不胜。

清初“湖广填四川”时,江西老表背井离乡,向西南迁徙溯江而上。千里迢迢,肩挑背负带来了全部家当,也带来了故乡的豆豉技艺。如今声名显赫的重庆永川豆豉,四川潼川豆豉,正是江西豆豉向西南的延续。数百年来,川渝豆豉遵循古法,保留了制作过程中的毛霉发酵工艺,不容小觑此法,因之而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源于豆粒上蔟蔟而生的毛霉菌。

西南高原贵州,气味迥异的豆豉之味环绕在土家吊脚楼上,飘荡在苗岭山寨之中。豆豉是土家苗人的最爱。何为迥异?实际就是令人窒息的臭味,更是十天不濯足的气味。在贵州风味的菜肴中,臭豆豉在烹饪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其实,中国以臭著名的何止贵州豆豉?北京的王致和腐乳,长沙火宫殿的臭干子,较贵州的臭豆豉有过之而无不及。

贵州豆豉没有江西湖南豆豉黢黑油亮的外表,一袭土黄笼罩,代表着豆豉家族的另类。黄豆,是其主要原料。至于贵州豆豉散发出的奇特味道,只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江汉平原虽不会做豆豉,并不能说湖北不产豆豉。湖北西部武陵山余脉之土家、苗族群居的州县,家家户户制作豆豉,鲜有不会酿造者。鄂西与贵州远隔千山万水,但酿造的豆豉从色泽和风味上,与贵州一脉相承。足见民族饮食习俗亦会亘古不变。

土家溢臭豆豉与肥腴的松柏烟熏腊肉合炒,油脂浸渍豆豉之中,两者碰撞会激发出浓郁的复合咸香,以之佐饮浓烈的苞谷酒,真是无可比拟的绝世美味。

江汉平原仙沔一带,亦有“六月曝豆豉”。那是听其名就怦然心动的特色产品。所谓六月,泛指农历伏天酷暑,也正是荆楚晒酱之时。早年我曾买过此物,礼盒里面土坛盛装,古香古色。只是豆粒浸泡在极咸的汁液之中,与心中的传统豆豉大相径庭。

荆沙人喜爱豆豉,但对豉字陌生。沙市有一条马路,就叫豉湖路,此路不像工农路、人民路那样明了易懂,路名透着高深莫测的学究味,要不是诲涩难懂,也不会被“路名办”挖掘出来予以命名。许多人不明“豉湖”就里,将之畅快地读作“鼓湖路”。

“豆豉”二字堂而皇之躺在荆沙超市货架上,困惑了爱吃豆豉的我等。当我们小心翼翼地读着“豆鼓”,全然忽略了汉字的偏旁。“这不是豆食吗?怎么叫豆鼓呢?”迷惘,不解,忿忿然,甚至去骂娘。不要贻笑大方,中国字的繁复,谁会注意到二划笔顺的存在?豆豉念作“豆鼓”,是多么顺理成章。

中午,为予文字增色,刻意烹饪了苦瓜炒豆豉,又仿效土家人的手法炮制了腊肉炒豆豉。豆豉是地道贵州货,但腊肉却是不曾烟熏的沙市货,如此,地道的风味都很难呈现,遑论美味绝世?

只能聊胜于无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dougua.com/ddqyp/19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