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下颌及耳部痤疮案
字数,预计5分钟 右下颌及耳部痤疮案 钟xx,女,36岁,南江镇源头村,年6月12日就诊。 患者自述:于一年前开始右下颌部生痤疮,逐渐扩散到耳部。曾服抗生素及清热解毒中药,痤疮微减,疗效不显,停药后则又加重。 刻诊:面色不华,痤疮有鲜红者或有黯黑的疤痕,大便秘,2-6日一次。月经不调,或提前几天,或后错几天。月经颜色深红,无块,无月经痛。口苦口干,脉沉细弦,舌质淡,苔薄白。 诊为:少阳阳明太阴合病夹瘀。方用:小柴胡汤合赤小豆当归散加味。 药用:柴胡15g,黄芩10g,半夏10g,党参10g,当归10g,赤小豆30g,败酱草20g,丹参10g,赤芍10g,蒲公英10g,枳壳10g,炙甘草6g,大枣10g,生姜10g。10付,水煎服。 年6月26日复诊: 药后痤疮减,前额部间生痤疮,口苦口干减,大便日一次,眠差,梦多易醒,脉细弦,舌质红,苔薄白。 诊为:少阳阳明合病。 方用:柴胡加龙牡汤合栀子豉汤,赤小豆当归散。 药用:柴胡15g,黄芩10g,半夏10g,党参10g,桂枝10g,茯苓10g,生龙骨20g,生牡蛎20g,生石膏45g,磁石10g,蒲公英10g,败酱草10g,当归10g,赤小豆30g,薏苡仁20g,栀仁10g,淡豆豉10g。10付,水煎服。 分析:痤疮多发生于青春期人群,但成年人生痤疮临床少见。本例患者痤疮初生部位以右下颌部,逐渐扩大到右耳部。伴有口干口苦,大便秘,月经不调,月经颜色深红等症。根据“六经八纲”辩证:患者口苦为少阳病,口干面痤,诊为阳明病;便秘几天不解,又腹无所苦诊为太阴病;局部黯黑疤痕为血瘀。故诊为少阳阳明太阴合病夹瘀。方用小柴胡汤清少阳热,赤小豆当归清热活血,解毒疗痤疮。蒲公英,枳壳清阳明热。赤芍、丹参清热活血。一诊用小柴胡汤赤小豆当归散加味,起到了一定的疗效。二诊时,出现眠差,易醒多梦的阳明热扰。用柴胡加龙牡汤,栀子豉汤,解少阳阳明热。赤小豆当归散,养血疗疮排脓。诸方合用,使困扰患者一年多的疾病痊愈。《伤寒论》第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本患者,口苦口干,大便秘,但腹无所苦,故用小柴胡汤加味,而不用大柴胡汤解少阳阳明之热。二诊时因面痤减,大便通,出现失眠易醒多梦的热扰神明,选用柴胡加龙牡汤,去大黄加生石膏,清阳明热,因方证对应,使痤疮解除,伴随症状消失。 坐诊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dougua.com/ddqyp/18773.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种早餐,这对中医夫妻,一吃就是20多年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