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谈谈这次“流感”

(附预防、简便方法)

1

中医的病理

一直想写篇关于这次流感的文章,普及一下中医。无耐诊务繁忙,常常不得闲。

近段的高发流感。我们来看看中医怎么看。

中医认为,四季有寒热温凉,当季节转换、大气层气温变化,就会产生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气。

而我们的人体生理变化,是和外界环境是有密切关系的。中医将这个规律统称之为“天人合一”。因此,当外在自然界发生变化时,人的身体也会随之出现一些反应。

不同季节会产生不同的邪气。当邪气重到导致大部分人出现剧烈的反应时,就会产生流行性的瘟疫。

这是中医大体的流行病学规律。

这次的流感属于中医说的“冬温”范畴。什么是“冬温”,顾名思义,就是冬天的温病。即冬天本应寒冷,却出现返暖,或骤冷骤热,发生了温热这样反应的病情。

中华在几千年文明当中,碰到了多次的大瘟疫,最后都是中医挽救了整个民族。这是中医具有实效性的有力证明。

现代传染病学也认为,冬春季节,气温突然升高,就会大量滋长细菌和病毒,人类口鼻呼吸之,就会导致患病。这个观点和中医不谋而合。

我们临床看病总结,大部分的瘟疫,基本都是发生在冬天突然转暖,或者开春这两个季节。这次的流感,也基本是这两个时期。还有像年的非典,疫情最早从11月出现,至2月份全面爆发。历年的禽流感,大体也基本是这个时间。

此次流感大多伴随胃肠道症状,呕吐居多,或者肚子痛、腹泻。

另外一个特点是头痛头晕、精神很差、全身酸痛、高热。这也是流感与普通感冒最主要的鉴别点之一。

2

如何发现

大凡温热病的出现,都有一些征兆。比如:

1、突然出现疲劳感,精力不济,或有点全身酸困、手脚沉的症状。

2、和平常不太一样的口干、喉咙干、口气重;或者大便粘腻不舒服。

3、有点怕冷。

4、小孩子往往会出现嘴唇红、大便粘溏、大便臭、口臭。或者睡眠不安稳,烦热、燥热。或者时不时说肚子痛。有时候精神偏差一些。容易鼻塞流涕等。

如果有碰到以上表现,就要多加注意。

3

如何预防

这里我要强调一点:预防措施只能预防或避免病势加重,但不能解决问题。就像亡羊补牢,对于已经丢了的羊是没办法挽回的。临床上看到有些人,已经有流感症状,不愿积极治疗,以为拖一拖就可以,后面往往加剧。流感毕竟不是普通感冒,靠拖就能解决问题的。所以有症状,最好第一时间处理,不要拖。在自行处理还不能缓解时,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发展。

网上有很多预防流感的方法,看了眼花缭乱。其实真正的预防措施,无非是两个基本原则:

养正气;避邪气。

我这里试举一些例子来做分类:

1、养正气。

养足体力,少耗正气;早休息、养足精力,不宜过度劳累;多饮暖水等。

2、避邪气

隔绝病菌来源(空气和食物传播),少去人多的地方;少吃禽类海鲜;熏醋;多通风;等等。

4

如何处理

大体流感分为寒、热两型。但从我个人的经验看,这次的流感,热型多于寒型。







































治疗白癜风去哪里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dougua.com/ddqjb/2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