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临床著名白癜风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1/5477291.html

当城市的街道车水马龙、水泥森林鳞次栉比,当过年的味道逐渐淡化、春节文化渐行渐远,位于仙桃西北角的“中华古村落”渔泛峰,正以它独特的方式喜迎新春佳节,唤醒着人们久违的记忆中的年味。

年1月19日,渔泛峰首届年猪年货节隆重举行,千年古村落焕发着勃勃生机。古朴的石牌坊沐浴着暖阳,银杏大道张灯结彩,活动现场人头攒动,郑场豆鼓、手工腐乳、京果麻枣、肉枣小煎圆等乡村年味小吃琳琅满目,写春联、舞狮子、划彩船、蚌鼓精等民俗表演热闹非凡……

更有意思的是,渔泛峰将“杀年猪”搬上了舞台。简单的祭祀仪式,勾起了人们对“年味”的无限回忆。“杀年猪”是农家迎接春节的一件大事,一般在腊月二十六七进行,也有提前至二十五日的。过去,农民生活艰苦,一年难得吃几次肉,杀年猪算是补偿一年付出的劳动。杀年猪时充满节前的欢乐,一户杀猪全村围观,特别是孩子,人们在欢乐的气氛中,看屠夫鼓气、开膛、剥皮。屠夫一边说笑一边操作,随手把猪尾巴、猪尿泡割下来,丢给围观的孩子们。猪杀好后,主人就把亲朋好友请来围坐在一起吃“泡汤肉”,既为联络感情,也是表示庆贺,整个场面洋溢着喜庆的氛围。而今,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猪肉也敞开供应,杀年猪反倒不合算,所以私户杀年猪的现象基本绝迹,大家对“年味”文化的记忆越来越淡。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年味的记忆渐行渐远。在经历了打拼漂泊、回乡看到“杀年猪”,才发现,年味并不是味蕾的记忆,也不是燃放的鞭炮,更不是年底的那件新衣服,而是源自和亲人们在一起的幸福感。其实,年味从来没有从我们身边走远,它不过是阖家欢乐的温情。

仙桃最后一份乡村记忆——郑场镇渔泛古村。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终于有人做嫁衣!

渔泛峰是一个地名,位于仙桃、天门、潜江三市交界处仙桃市郑场镇境内。因昔为湖中高地,称“峰”,每逢渔泛旺季,沿湖渔民常于此捕捞,故名渔泛峰。

渔泛老街始建于元朝,兴盛于明清。明初,这里便是江汉平原粮食、棉花的集散地和口岸,随着发展,地位不断提升,有“九渡十一庙”之说。至今这里还流传一句顺口溜:“渔黑二镇,赛过南京”,这里生产的“渔泛布”﹙又称棉缎﹚曾远销日本、朝鲜等东南亚国家。

然而,时过境迁,斗转星移,昔日辉煌的渔泛街如今却陷入了沉寂,保存下来的70间民国老房子,也大多阖门闭院,人去楼空。曾经陈列绫罗绸缎的柜台灰尘堆积,戏楼上的竹篾残缺不全,只有几家堂屋贴着的“天地国亲师”还拽着几丝时光的裙角。

年后当地受经济条件及防洪的限制,建筑物改扩建很少,反而使古村落得以较好的保存。借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保护、传承、利用好传统村落。年,郑场镇投入67万元,修复了古街青石板路;投入25万元,修建了渔泛峰古牌坊;投入47万元,打造了1.5公里的银杏大道,栽植棵同规格的银杏树。年,渔泛村投入万元,对陶董古河进行疏浚,打通了全村现有水系,形成了环形景观带。-年,郑场镇引进楚院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发渔泛峰,陆续启动了游客接待中心、小游园、古屋修复等工程,全面加强旅游“吃、住、娱、游、购、行”六要素的规划设计和配套,加大对消防、防洪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周边田园风光建设,对渔泛旅游资源及传统文化进行整合,打造文化旅游古村落。

———————END———————

桃苑之声

[ID:gh_b1fe7e]

开轩桃之苑,仰望仙之袂。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

搜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dougua.com/ddqzz/19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