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貌不扬却能治感冒,你家厨房可能就有这味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baidianfeng.39.net/qzzt/bdfnzhm/ 医学指导: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医院岭南补土学术流派学术带头人卢传坚教授 葱是家家户户厨房中的必备蔬菜,北方有蘸酱吃的大葱,南方有切葱花的小葱。虽说这种蔬菜其貌不扬,开出来的花也平平无奇,但传说当年它也是名列天庭的诸花仙之一,曾经被种在王母娘娘的花圃里。有一天,葱仙女和其他花仙看到人间瘴气弥漫,瘟疫横行,决定用自己的花香辟秽祛瘴。然而其他仙子散发出的芳香均不敌瘴气之猛烈,唯有葱仙女的香气辛辣浓烈,呛得瘟神败下阵来。王母娘娘听说此事,认为葱仙女破坏了天条,将她贬下界去。葱仙女下凡后依旧不忘初心,化作本体,并将种子散向大地,因此中华大地上处处皆有葱的身影。尤其是在瘟疫流行的时候,古代农民们会采葱辟秽,喝葱汤祛寒解表。细解本草 葱不仅是一味厨房中常见的调味品,它还有发汗解表的功效。《证类本草》中说葱白“味辛性平”,主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等。葱的叶子细长,葱管柔嫩易折,但葱叶的下半部都紧紧地裹在根部的葱白里,拔都拔不动。正因为葱本身就是一种“叶不离根”的本草,不会把人体仅剩的那点阳气“连根拔起”,因此在阳虚又有外感的情况下,医生才能放心地用上它。病人阳气很虚的时候,它只会稍稍“调”一点阳气用来解表,不会动用身体里过多的“资源”,因此葱算是本草中最为温和的“感冒药”,老人小孩都可以用。 本草功效 为什么阳虚的人不能用太峻猛的解表药呢?对这些人来说,供应日常所需的元气本来就已经不够用,在感冒的时候更加没有“力气”去解表散寒,但外头的感冒不治又不行,这时候就需要精心挑选一味既能解表又不至于耗气的本草。以往老百姓都知道有个厨房里就能做的葱姜豉汤:淋雨或者着凉后的小感冒,切上生姜加葱白,再加一点豆豉一起煮汤,病人吃下去后浑身暖和,再出一点汗就好了。在治疗感冒的时候,中医会很注意用药的分寸:药力不能太弱,否则肌表没有充分打开,邪气没有散干净;但也不能太强,有些人在感冒后强行服用发汗药,出一身大汗后烧虽然退了,但人也会特别累,这是因为出太多汗会耗伤人体正气。而葱的“叶不离根”特性,使它的发汗作用较为“含蓄”;同时,切葱时也会流出粘腻的葱汁,汁液的粘稠也意味着它能把外涌的汗液给适当地“粘住”,避免过度出汗。因此,有些古籍里也记载着新鲜的葱汁可以用于止鼻血,同样是取它“粘补”的特点。活用本草 关于做药用的葱是用大葱还是小葱好,学界有一定争议,笔者较为倾向使用小葱。下文中所用的材料都是指小葱。一般治感冒发汗多用葱白,而新鲜的葱汁则另有一定止血的作用。葱豉汤材料:小葱4-5根,淡豆豉15g,生姜10-15g(大约5-10片)。做法:小葱去掉葱叶,保留葱白并切段,淡豆豉以药房出售的为最佳,生姜洗净后连皮切片或切碎块,上述材料放入锅中加一碗半到两碗水,煮沸后煮10-15分钟左右,关火即可饮用。葱豉汤在《太平圣惠方》和《肘后备急方》等书中均有不同版本,上方是参考了多个版本,结合家庭需要而拟。该汤适合用于轻度的风寒或寒湿外感,即发热不明显或无发热,怕冷不怕热,打喷嚏、鼻塞、流清涕、咳嗽但痰不多且不黄,可伴有周身酸痛或头痛;此方风热感冒不宜,舌红而无苔有裂纹或者是高热者亦不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dougua.com/ddqzz/14859.html
- 上一篇文章: 药石篇砒石的功效与作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