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90326/6997150.html

传统发酵中药

我们的先祖远在四千多年以前就学会利用微生物发酵来酿酒,其后又相继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酱、醋、豆豉和臭豆腐等食品,并将微生物发酵应用于中药炮制,即将药材与辅料混合均匀,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通过微生物的发酵达到提高药效、改变药性、降低毒副作用等目的。

传统发酵中药考证

传统中药的固体发酵是我国特有的发酵技术,在中医临床治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传统中药的发酵炮制因品种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加工处理后,再置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下进行微生物发酵。

根据所采用方法的不同,可将传统中药的发酵炮制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药料与面粉混合发酵,如六神曲、建神曲、半夏曲等;另一类为直接用药料进行发酵,如淡豆豉、百药煎、片仔癀等。

神曲

神曲一名始载于《药性论》,又有六神曲(《本草便读》)的异名。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了神曲得名的由来,“盖取诸神聚会之日造之,故得神名。”

我国制造神曲始于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叙述了神曲的制法。神曲为辣蓼、青蒿、杏仁等药加入面粉或麸皮混合后,经发酵制成曲剂,含酵母菌、淀粉酶、复合维生素B等成分,有消食化积、健脾和胃等功效。

神曲还可炮制加工成炒神曲、麸炒神曲、焦神曲。生神曲健脾开胃,并有发散作用;麸炒后以醒脾和胃为主,用于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肠鸣泄泻等;炒焦后消食化积力强,以治食积泄泻为主。

沉香曲

沉香曲一名载于《饮片新参》。沉香曲为沉香等多种药末和以神曲糊制成的曲剂。用沉香、木香、檀香、砂仁、蔻仁等20多种药材研成粉再加1/4的面粉,搅和压制而成。《饮片新参》称沉香曲有“理脾胃气,止痛泻,消胀满”的功用。

红曲

红曲一名载于元代《饮膳正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了红曲的制法,从其叙述中的“法出近世”,可推测出红曲的制造大约始于元代。

红曲为曲霉科真菌红曲霉的菌丝体寄生在粳米上而成的红曲米,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瘀的功效。《本草纲目》中称:“治女人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擂酒饮之,良。”《本草经疏》中称:“红曲,消食健脾胃与神曲相同,而活血和伤,惟红曲为能,故治血痢尤为要药。”

淡豆豉

淡豆豉一名载于《本草汇言》,《伤寒论》中称为香豉,《名医别录》中称为豉,《本草纲目》中称为淡豉和大豆豉。

淡豆豉为豆科植物大豆黑色的成熟种子经蒸罨发酵等加工而成,有解肌发表、宣郁除烦的功效。

《本草汇言》称:“淡豆豉,治天行时疾,疫疠瘟瘴之药也。”《药性论》载:“治时疾热病发汗;熬末,能止盗汗,除烦;生捣为丸服,治寒热风,胸中生疮;煮服,治血痢腹痛。”

百药煎

百药煎一名载于《本草蒙筌》。百药煎为五倍子同茶叶等经发酵制成的块状物。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了百药煎的制法:“用五倍子为初末。每一斤,以真茶一两煎浓汁,入酵糟四两。擂烂拌和,器盛置糠缸中罨之,待发起如发面状即成矣。捏作饼丸,晒干用。”百药煎有润肺化痰、止血止泻、解热生津的功效。

《本草纲目》论述:“百药煎,功与五倍子不异。但经酿造,其体轻虚,其性浮收,且味带余甘,治上焦心肺、咳嗽痰饮、热渴诸病,含噙尤为相宜。”

片仔癀

明代宫廷神药片仔癀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相传为明嘉靖年间,一御医逃离宫廷后流落到漳州璞山岩削发为僧。他多方采集药材,按秘方精制成锭,并将药锭切成片状,既可吞服,亦可外用。

片仔癀由麝香、牛黄、蛇胆、三七等组成配方,其中的主要成分是中药三七的微生物发酵物。片仔癀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片仔癀的配方及工艺至今秘而不宣,现已成为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

三株发酵中药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发酵中药之所长,创新中药发酵的现代化新模式。三株益生菌发酵中药把天然药物(中药)提取液以优选肠道益生菌菌群中一种或几种、一株或几株益生菌作为菌种,利用微生态学、仿生学方法,通过生物嫁接方式,在体外模拟人体环境和中药成分在人体内的消化分解过程,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生物转化,成为能够被人体直接吸收和利用的小分子活性物质,使中药成为快速吸收、定量疗效的新型药物。

三株益生菌发酵中药运用微生态理论、中医药理论、营养学理论,综合采用生物工程技术、酶技术、生物发酵技术、人体仿生学方法,体外模拟人体环境,以人体有益菌对中药进行发酵获得综合复合性产品,实现对传统中药的颠覆性提升,具有疗效提升、安全性提升、依从性好、改善人体微生态环境和酶平衡、节约药材用量的五大革命性突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dougua.com/ddqyx/14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