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玉竹:性味:甘、微寒。

归经:入肺、胃经。

功能: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主治:热病伤阴,烦热口渴,咽干,肺热干咳等症。

临床应用:

1、用于润燥,与沙参、麦冬等配伍治胃燥热、阴虚咳嗽,适应证与沙参同。

2、用于治疗平素阴虚而新患感冒、有风热咳嗽、肺燥等表现的患者。玉竹虽无清热之功、但与解表药同用,在发汗的同时兼顾到滋阴,以防解表药过于发散而伤阴,有其一定价值,方如加减玉竹汤。

3、用于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取其有强心而滋养气血的作用,对改善血循环有一定帮助。常配杞子、桂圆肉、麦冬、生姜、大枣等。对低血压者,需重加炙甘草。如为循环衰竭、脉沉细无力,则不能依靠玉竹,需加附子、肉桂。至于有心动过速和血压偏高者,玉竹应慎用,因玉竹能加快心率和升高血压。

4、用于体弱者,可作一般滋补用,但效力较弱而缓,属清补。夏秋季暑热或秋燥时,广东民间常服的“清补凉”,即由玉竹、沙参、莲子、百合、淮山、扁豆等组合成方,有清热、平补而带凉润的作用,故名“清补凉”,对消除感冒烦躁或燥热,有一定帮助,并有轻度的润燥通便的作用。

5、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配党参,制成参竹浸膏,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的患者,配冠心二号方同用,效果更好,能减轻心绞痛和改善心电图。

玉竹的附方

①治发热口干,小便涩:萎蕤五两。煮汁饮之。(《外台》)

②治秋燥伤胃阴:玉竹三钱,麦冬三钱,沙参二钱,生甘草一钱。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温病条辨》玉竹麦门冬汤)

③治阳明温病,下后汗出,当复其阴:沙参三钱,麦门冬五钱,冰糖一钱,细生地五钱,玉竹一钱五分(炒香)。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温病条辨》益胃汤)

④治阴虚体感冒风温,及冬温咳嗽,咽干痰结:生萎蕤二至三钱,生葱白二至三枚,桔梗一钱至钱半,东白禳五分至一钱,淡豆豉三至四钱,苏薄荷一钱至钱半,炙草五分,红枣两枚。煎服。(《通俗伤寒论》加减萎蕤汤)

⑤治卒小便淋涩痛:芭蕉根四两(切),萎蕤一两(锉)。上药,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三分,去滓,入滑石末三钱,搅令匀。食前分为三服,服之。(《圣惠方》)

⑥治男妇虚症,肢体酸软,自汗,盗汗:葳参五钱,丹参二钱五分。不用引,水煎服。(《滇南本草》)

⑦治赤眼涩痛:萎蕤、赤芍药、当归、黄连等分。煎汤熏洗。(《卫生家宝方》)

⑧治眼见黑花,赤痛昏暗:萎蕤(焙)四两。为粗末,每服一钱匕,水一盏,入薄荷二叶,生姜一片,蜜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服。(《圣济总录》甘露汤)

如果你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医学常识及中医养生治病知识,医院的,你就可以通过







































法国敏白灵
女人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dougua.com/ddqtp/4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