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用蛋白酶简述
1.饲用蛋白酶的定义与分类 蛋白酶是具有催化水解蛋白质肽键的一类蛋白质的总称。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饲料工业上应用的蛋白酶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和植物;植物来源的蛋白酶常见的主要有木瓜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微生物源的蛋白酶主要来自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真菌(黑曲霉、米曲霉和酵母)等。 蛋白酶按水解方式可以分为内切酶和段肽酶;按最适pH值分为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按活性结构分为丝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金属蛋白酶和天冬氨酸蛋白酶。 2.饲用蛋白酶的评价体系2.1酶活定义与测定 酸性蛋白酶单位酶活是在40℃,pH3.0条件下,1g(mL)固体酶粉1min水解酪素产生1μg酪氨酸,即为一个酶活;中性蛋白酶是在30℃,pH7.5条件下,1g(mL)固体酶粉1min水解酪素产生1μg酪氨酸,即为一个酶活。 2.2酶学特性分析 酶学特性主要包括高的催化性、催化底物的广泛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宽pH范围保持高活性(耐酸性)、保存稳定性好、耐胃胰蛋白酶稳定性高。 2.3体外酶解评价 蛋白酶活性的体外试验主要是将蛋白酶与饲料原料在一定的pH和温度条件下,作用一定时间,检测蛋白可溶性和体外消化率。 2.4动物试验评价 动物试验主要是通过生产性能、非常规评定以及畜舍环境指标方面进行评价。生产性能、生长增重性能的均一度和外观的整齐度;生产性能离均差的大小可考虑作为评价酶在动物日粮中应用的辅助指标,甚至是重要的评定指标。非常规评定:外观表现、健康状况、整齐度、成活率同时出栏比例等;畜舍环境指标;消化试验和代谢试验测定营养物质消化率和代谢率。 3.饲用蛋白酶的影响因素3.1动物种属与年龄依赖性 蛋白酶主要是通过补充内源酶的不足发挥作用,因此不同种属和年龄的动物消化系统发育规律特别是内源酶的分泌规律直接影响蛋白酶作用效果。 3.2原料依赖性 由于不同蛋白饲料原料氨基酸组成与分子结构不同,蛋白酶发挥作用的位点和作用大小也不同,所以蛋白酶作用效果的发挥具有原料依赖性。 3.3蛋白节约效应 蛋白酶能够增加氨基酸的消化利用率,特别是在低氨基酸日粮中;进而起到节约蛋白的效应。 3.4与其他酶制剂的协同性 关于协同效应的机制可能是NSP酶能够降解饲料原料的NSP和细胞壁成分,使得更多的营养物质得以释放,进而需要更多的消化酶酶解消化,产生协同作用;消化酶和NSP酶也可以通过酶解作用使得更多的植酸磷暴露于植酸酶,进而起到更好的酶解作用,释放更多的磷。 4.饲用蛋白酶的应用饲用蛋白酶主要应用于改良饲料原料品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尤其是在幼龄阶段添加,并且作用效果具有延续性。在低质植物蛋白替代豆粕日粮方面,蛋白酶作用更显著。水产日粮中植物蛋白替代鱼粉蛋白酶作用效果显著,以此来节约饲料成本,减少氮、磷的排放。 饲用蛋白酶的在应用过程中要根据动物种属、年龄和生理阶段以及日粮和环境因素进行调整,尤其要利用好蛋白酶的协同效应与其他酶制剂进行复配,以及不同饲用阶段酶制剂的作用与延续性,进而减少饲料成本。 5.展望畜牧饲料行业资源紧张、成本上涨,唯有加快培育更加优良的产蛋白酶菌种,使得蛋白酶具有更好的产量与抗逆性。利用蛋白酶的高效蛋白消化特性挖掘更多的非常规蛋白原料进行饲喂。根据动物不同饲用阶段的生理特点与蛋白酶的特性设计更加合理的饲料配方,更好地使用蛋白酶,节约饲料成本。 李甜甜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dougua.com/ddqtp/3328.html
- 上一篇文章: 蛋白酶型美净
- 下一篇文章: 精彩PPT刘尧蛋白酶在水产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