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老师好物分享二ldquo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这个小小的、经过古法酝酿的豆子‘就是淡豆豉,说到淡豆豉,大家一定会想到“豆豉鲮鱼油麦菜里的豆豉,呵呵,想对一半,为什么分享它,大家一看下面这个就一目了然。 淡豆豉的功效及用法:干吃、煎汤、葱豉汤 豆豉是煮熟发酵晒干的黄豆或黑豆。《释名·释饮食》:豉,嗜也。五味调和,须之而成,乃可甘嗜也。豉有淡咸二种,淡者入药,故名淡豆豉。黄豆入脾,黑豆入肾,但黄黑豆豉皆理中气。一般我们在药店买的淡豆豉都是黑豆制作的,表皮有一层白色不要洗掉;而在中国很多地方的老百姓家里都会用黄豆自己做豆豉吃,就是俗称的酱豆,这个家里有老人会做的也可以让老人做点不放盐的淡豆豉备用。另外去药店买的时候,有的药店储存不好有虫眼了,这种的不要买! 淡豆豉味苦、甘、辛,性凉;归肺、胃经;气香宣散。入药有两大作用,第一可以宣中导滞消积,第二可以解肌发表散寒。所以我们经常小儿积食会用淡豆豉,外感发烧也会用葱豉汤来解表散寒,因淡豆豉发汗效力较弱,故和葱白配伍。 淡豆豉干吃能起到铁铲翻土、引水湿向下行的作用,“理中焦健脾胃化痰湿”;淡豆豉煮水起到荡涤阳明、冲刷糟粕的功能,所以积食便秘豆豉熬浓汤可通便、伤食发热可退烧。干吃和熬汤还有一个分别就是,干吃没有水分,熬汤有水分,水为阴,痰湿为阴,所以单纯化痰干吃。 淡豆豉可以止咳化痰,比如说:当土地(脾胃)淤积了好多水,就会很潮湿,痰湿会凝结上升,脾胃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肺居于上,痰会从肺里咳出来,用淡豆豉翻土疏通下水道,水和痰就从下面排走了。 淡豆豉和臭豆腐一样都是发酵的食品,初吃臭味难闻,但是入口细品却有鲜香的味道,有的小儿开始不吃,但是后来吃上瘾了却天天要吃。但是淡豆豉虽然是理中焦、健脾胃、解表的良药,小儿的至宝,却也不能没事常常吃,为什么?豆豉是翻土,就像种庄稼要犁地,豆豉的作用在自然界是把土地翻松了好种庄稼,土地本来有水淤积,翻土后疏通了没了水,就该种庄稼了,让中气好好生长。如果一味的翻土,就无法长庄稼(中气)了,所以没事时候不要吃淡豆豉,好好吃饭就行。 下面甘草姐姐详细介绍一下淡豆豉的用法: 1、干吃:舌苔白厚、有口气、咳痰喘发病时淡豆豉内服,每天三次,每次按月龄年龄具体给量。淡豆豉干吃或压粉吞服,小儿按年龄定,6月以下5颗左右、12月以下5-10颗,1岁以上10-15颗,大人1小把,随年龄病情可适当加减。 2、煎汤:舌苔黄厚、或有口气、大便干燥者,淡豆豉煎浓汤喝。淡豆豉一把,泡10分钟左右,大火烧开,小火煮20分钟左右即可,一次喝完。 3、葱豉汤:用于积食发烧、外感发烧或积食加外感的发热发烧。淡豆豉一把,泡10分钟左右,大火烧开,小火煮20分钟,加入切碎的带须葱白(一般几岁放几颗,三岁放3颗,五岁放5颗,用于治疗发烧的一定要带须),再煮三、五分钟即可(葱白取其轻清之气,故不可久煮,否则失去药效)。趁热温服。 俗话说: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 现在的东西,能用古法二字的难能可数,这个古法淡豆豉是蒲公英老师再去寻找蕲艾时候无意中结实了这位古法淡豆豉的匠师,缘分使然,老师想把最好的东西分享给宝妈们。 一年就这样一次,需要的宝妈们呼叫老师,或者助理雁子,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dougua.com/ddqtp/2768.html
- 上一篇文章: 它是化血栓第一豆改善血液流通,预防老年
- 下一篇文章: 年09月25日节日效应豆粕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