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先生读诗经165伐木朋友好
伐木 伐木丁丁, 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 迁于乔木。 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 犹求友声。 矧伊人矣, 不求友生? 神之听之, 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 酾酒有藇! 既有肥羜, 以速诸父。 宁适不来, 微我弗顾。 於粲洒扫, 陈馈八簋。 既有肥牡, 以速诸舅。 宁适不来, 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 酾酒有衍。 笾豆有践, 兄弟无远。 民之失德, 乾餱以愆。 有酒湑我, 无酒酤我。 坎坎鼓我, 蹲蹲舞我。 迨我暇矣, 饮此湑矣。 砍伐树木的声音叮叮响, 山鸟的叫声是那么悠长。 鸟儿从深深的谷中飞起, 飞升到那高大的乔木上。 那鸟儿发出悠长的鸣叫, 充满了寻求朋友的向往。 你听那鸟儿急切的声音, 还有那寻求朋友的热望。 我们有血有肉的人群, 怎能没寻求朋友的理想? 慎重对待听从这个道理, 我们的心灵和谐而舒畅。 那锯木的声音许许地响, 那滤出的陈酒多么清香。 已经准备好肥嫩的羔羊, 来招待同姓的诸位尊长。 或许你们偶尔不来赴宴, 不是我有意把你们遗忘。 把厅堂打扫得整洁干净, 摆好八簋食物满满地装。 已经备好了肥美的公羊, 来邀请异姓的诸位尊长。 有时候你们偶然的没来, 不是我故意地无礼犯上。 采伐木头就在那山坡上, 滤出的陈酒满满地斟上。 盛满食物的器皿已摆好, 兄弟们亲密无间都在场。 人们丢弃了伦理的规范, 为一点干粮也责怪对方。 有酒就用茅草滤出来啊, 没酒赶紧到酒坊去酿啊。 敲起那大鼓咚咚地响啊, 热烈的舞蹈多么欢畅啊。 一到我在有了闲工夫啊, 再来品尝这清酒的芬芳。 茶水先生解读: 反反复复品读这首诗,越读心里越不是滋味。 每天三点一线,似乎忙忙叨叨,又似乎无所事事,忙起来昏天黑地,闲下来空落寂寥,总觉得少点儿什么,仔细一想,朋友好久没聚了。 人是群居动物,关起门来单独过日子不行。 儒家把人伦关系分为五种,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朋友虽然位列最后,但就其重要性来说,是并列的。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人在江湖,朋友更显得重要。 这首《伐木》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正是“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没错,就是朋友! “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连鸟都知道呼朋引伴,何况人了。儒家经典《大学》里有这样的话:“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人怎么可以不如鸟呢? 中国人结交朋友最通行的方法是喝酒,只要能把人叫到桌上,就绝对有本事一场酒下来称兄道弟,也许这种本领就是从这首《伐木》开始成为民族基因的。 先敬长辈,无论是同姓的长辈“诸父”,还是异姓的长辈“诸舅”都要照顾到,来不来是你的事儿,请不请是我的事,礼多人不怪,意思到了,感情就好培养了。 兄弟们更得常聚,“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时间长了不聚,感情也会慢慢变淡的。兄弟们在一起,有钱就喝点儿好的,没钱哪怕以水当酒,“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关键是一块儿唠唠。你或许很忙,忙也得尽量抽时间过来,“迨我暇矣,饮此湑矣”,咱们兄弟不见不散。 当然,这首诗的背景或许并不像今天我所理解的这么简单,但不管怎样,能找到一些“心有戚戚焉”的感觉弥足珍贵。 兄弟们好久没聚了,该找个时间坐下来,好好喝两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dougua.com/ddqtp/106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个男人需要挣多少钱才能维系一个家庭
- 下一篇文章: 这才是对前任最狠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