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JīnɡJiè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

别名◎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

图片◎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破结聚气,下淤血,除湿痹。一名鼠蓂。生川泽。

○摘录《神农本草经》-下品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用法用量◎4.5~9g。

使用注意◎表虚自汗、阴虚头痛者忌服。

○摘录《中国药典》

复方◎

风热头痛荆芥穗、石膏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永类钤方》)

大便下血荆芥炒为末。每米饮服二钱,妇人用酒下,亦可拌面作馄饨食之。(《经验方》)

小便尿血荆芥、缩砂,等分。为末。糯米饮下三钱日三服。(《濒湖集简方》)

产后血晕,筑心,眼倒,风缩欲死者干荆芥穗,捣筛。每用末二钱匕,童子小便一酒盏,调热服,口噤者挑齿,闭者灌鼻中。(《本草图经》)

治痔,漏肿痛荆芥煮汤,日日洗之。(《简便单方》)

一切疮疥荆芥、金银花、土茯苓,等分。为末,熟地黄熬膏为丸,梧子大。每旦、晚各服百丸,茶酒任下。(《本草汇言》)

传统药膳◎

荆芥防风粥

原料荆芥10g,薄荷5g,淡豆鼓8g,防风12g,白糖20g,粳米80g。

制法将荆芥、防风、薄荷、豆鼓去浄灰渣,入砂罐煎沸6~7分钟,取汁去渣。再将粳米淘洗干净,入铝锅内加清水煮粥,待粥熟时,倒入药汁,同煮成稀粥,加白糖即可。

用法每日2次,每次适量,2~3日为1个疗程。

功效祛风散寒,发汗解表,利咽,退热除烦。

适用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头痛、咽痛、心烦等。

荆芥生姜粥

原料干荆芥5g(或者新鲜的荆芥8g),淡豆鼓6g,薄荷3g,生姜10g,粳米70g,白糖适量。

制法将上味药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6分钟,去渣取汁备用;将粳米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煮粥,粥将成时,将药汁倒入锅中,搅拌均匀,小伙煮9分钟,根据个人口味加白糖即可。

用法每日1次。

功效祛风散寒,退热除烦。

适用风寒感冒、发热,头痛、咽痛、心烦等。

荆芥粥

原料白荆芥、淡豆鼓各6~10g,薄荷3~6g,粳米60g。

制法先将前3药煎5分钟,取汁去渣;另以粳米煮粥,待粥成时,加入药汁,稍煮即可。

用法趁热食用。

功效发汗解表,清利咽喉。

适用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头昏、头痛、咽痒咽痛等。

荆芥糖

原料荆芥、膏子糖、炒芝麻各适量。

制法将荆芥扎成朵样,膏子糖1层,炒芝麻1层,焙干。

用法食之,不拘多少。

功效润燥,通便。

适用胃阴不足、大便干、身瘦。

薄荷荆芥茶

原料荆芥、薄荷各10g。

制法先将薄荷叶、荆芥去杂,清水洗净,用刀切碎,沥干水。再把薄荷、荆芥碎末放入水杯中,用刚刚煮的ml开水冲泡,加盖盖严,自然冷却后即可饮用。

用法代茶频饮。

功效发汗解表,清利咽喉。

适用外感风热、风热型感冒。

温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药方和中药,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擅用。

(本文摘选自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邮箱:

qq.







































中科白癜风医院荣获安全管理优秀奖
白癜风夏天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dougua.com/ddqly/11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