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小知识淡豆豉
豆豉,最初是人们偶然发现,煮熟的黄豆或黑豆放置于器皿内若干日,经发酵而形成的一种豆制食品,因味颇苦,曾被称为“大苦”。后来,中国古人逐渐探索并掌握了利用麴将蒸煮熟的黄豆或黑豆发酵制作豆豉的方法,豆豉经加盐后的“盐豉”,既减少了苦味,又增添了滋味,也就是我们如今厨房常用的必备调味品。 淡豆豉,作为中药,其性味苦寒,具有解表,除烦,宣郁,解毒之功效。用于伤寒热病,寒热,头痛,烦躁,胸闷。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创用栀子与淡豆豉的内服煎剂“桅子豉汤”,可用于外感热病,邪热内郁胸中,心中懊憹,烦热不眠等症。他创用栀子、生姜、淡豆豉的煎剂“栀子生姜豉汤”,内服可治疗呕吐、心烦、失眠等。 根据现代科学知识,淡豆豉的发酵是以黑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淡豆豉富含蛋白质、脂肪、胆碱、黄嘌呤、次黄嘌呤、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烟酸、天冬酰胺、甘氨酸、笨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现代医学证明,淡豆豉有助消化、延缓衰老、增强脑力,提升肝脏解毒功能、减少血管内形成血栓及胃肠道发生肿瘤等的概率。 需要注意的是 ①本品主要用于感冒轻症和宣发郁热、烦闷,重症不宜用。 ②已入盐的豆豉为调料品,不可药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dougua.com/ddqjb/1615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基础知识练习题二
- 下一篇文章: 中牧阳生物经典产品大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