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其相关肝硬化。本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及检出率逐年增加,据文献报道,普通成人NAFLD患病率达20%-33%。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已于年制定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近年来,中医药在辨证治疗、证候规律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有必要对中医诊疗共识意见进行更新,以满足临床诊治的需要。辨证论治

湿浊内停证

治法:祛湿化浊。主方:胃苓汤(《丹溪心法》)。药物:苍术、陈皮、厚朴、甘草、泽泻、猪苓、赤茯苓、白术、肉桂。加减:形体肥胖,周身困重等湿浊明显者,加绞股蓝、焦山楂;胸脘痞闷者,加藿香、佩兰。

肝郁脾虚证

治法:疏肝健脾。主方: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药物: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炙甘草、生姜、薄荷。加减:腹胀明显者,加枳壳、大腹皮;乏力气短者,加黄芪、党参。

湿热蕴结证

治法:清热化湿。主方:三仁汤(《温病条辨》)合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药物:杏仁、滑石、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薏苡仁、半夏、茵陈、茯苓、泽泻、猪苓、桂枝、白术。加减:恶心呕吐明显者,加枳实、姜半夏、竹茹;黄疸明显者,加虎杖等;胸脘痞满、周身困重等湿邪较重者,加车前草、通草、苍术。

痰瘀互结证

治法:活血化瘀,祛痰散结。主方: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合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药物:桃仁、丹皮、赤芍、乌药、延胡索、炙甘草、川芎、当归、五灵脂、红花、枳壳、香附、陈皮、半夏,茯苓、乌梅、生姜。加减:右胁肋刺痛者,加川楝子;面色晦暗等瘀血明显者,加莪术、郁金。

脾肾两虚证

治法:补益脾肾。主方: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药物: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加减:腰膝酸软、头晕乏力者,加黄芪、续断、杜仲;畏寒肢冷者,加附子、肉桂;夜尿频多者,加金樱子、海螵蛸;大便溏泄者,加炒扁豆、炒薏苡仁。

常用中成药

当飞利肝宁胶囊

清利湿热,益肝退黄。用于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湿热内蕴证。

化滞柔肝颗粒

清热利湿,化浊解毒,祛瘀柔肝。用于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湿热中阻证。

壳脂胶囊

消化湿浊,活血散结,补益肝肾。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湿浊内蕴、气滞血瘀或兼有肝肾不足郁热证。

血脂康胶囊(片)

化浊降脂,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用于痰阻血瘀所致的高脂血症。

逍遥丸(颗粒)

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郁脾虚证。

护肝片

疏肝理气,健脾消食,降低转氨酶。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治疗。

绞股蓝总苷片

养心健脾,益气和血,除痰化瘀,降血脂。用于心脾气虚、痰阻血瘀证。

茵栀黄颗粒(口服液)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用于湿热内蕴证急性、慢性肝炎所致ALT升高。

水飞蓟宾胶囊

清热利湿,疏肝利胆。用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异常的恢复。

复方益肝灵

益肝滋肾,解毒祛湿。用于肝肾阴虚,湿毒未清证慢性肝炎氨基转移酶升高者。

针刺治疗

取丰隆、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内关、肝俞、足三里、丰隆、关元、合谷、肾俞,以1.5寸毫针刺入。穴位加减:肝郁气滞者,加太冲、行间,用泻法;痰湿困脾者,加公孙、商丘,用泻法;瘀血内阻者,加血海、地机,用泻法;肝肾两虚者,加太溪、照海、复溜,用补法。每次留针30min,每周3次,治疗3~6个月。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流程图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本指南将于临床肝胆病杂志12期发表,敬请







































新春惠民中科白癜风优惠
白癜风医院哪家最权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dougua.com/ddqyx/2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