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住绿码妥妥地,美味药葛吃起来
盖百霖副作用 http://m.39.net/pf/a_6172540.html 近日,广东省中医药局组织广东省中医治未病服务质控中心专家,为加强疾病防治工作,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依据中医养生保健理念,结合广东时下气候特点,编制了《广东省年夏季新冠疫情期间中医治未病指引》。 入夏以来,广东地区气候炎热、湿气较盛,易产生热盛阳浮、汗多伤津、湿阻脾胃的情况,治未病养生保健应以顾护人体的肺胃津液和调运脾胃为主,佐以清利湿热。 ↓推荐药食同源预防汤药以下三款↓ 普通人群预防方适用范围:平素身体状况较好,但受气候影响出汗较多,容易口干、饮水较多、容易怕热及胃口一般者。 处方组成:竹叶5g,葛根g,沙参15g,党参15g,甘草10g,东北大米25g,陈皮20g,薏苡仁30g。 用法:加水ml,煮沸20分钟左右,煮取ml,供一家三口人饮用,每人ml,分2次服,连服3-5天。 功效:益气生津护胃,清热化湿。 特殊人群预防方适用范围:有慢性基础疾病、居家隔离人群及管理人员,密切接触者,平时容易疲劳,易气短乏力,汗多,口干,容易口渴,口味粘腻,胃口一般者。 处方组成:葛根g,淡豆豉45g,乌梅20g,葱白(东北大葱)4段(后下),茵陈25g,藿香15g,生姜3片。 用法:加水ml,煮沸20分钟左右,葱白最后10分钟才放入煎煮,煮取ml,供一家三口人饮用,每人ml,分2次服,连服3-5天。 功效:健运脾胃、养阴生津、化湿解表。 儿童预防方适用范围:4岁-10岁年龄段的儿童。 处方组成:新鲜粉葛60-g,黄豆10g,黑豆10g,绿豆5g,葱白(东北大葱)2段(后下),生姜2片,红枣2个。 用法:加水ml,煮沸30分钟左右,葱白最后10分钟才放入煎煮,煮取ml,供一位儿童当水分次饮用,服3-5天。 功效:健脾胃、养肺胃津液。 综上所述:发现这些汤药中提到了一味君药——葛根(或粉葛),据《本草经疏》记载:“葛根,解散阳明温病热邪主要药也,故主消渴,身大热,热壅胸膈作呕吐。发散而升,风药之性也,故主诸痹。”“伤寒头痛兼项强腰脊痛,及遍身骨疼者,足太阳也,邪犹未入阳明,故无渴证,不宜服。”《别录》:“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胁风痛。” 版《中国药典》中记载葛根与粉葛虽功效、主治相同,但来源不同,且现代研究证实二者在物质基础与药效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有效成分葛根素在葛根中含量明显多于粉葛,因此,葛根解热、抗病毒活性要强于粉葛[1]。粉葛中淀粉含量较高,约为野葛中淀粉的3倍[2],多用于保健食品的原料,如葛根饮料、葛根粉丝、葛根口服液等。粉葛主要以黄豆苷元为主,黄豆苷元可以抑制血液中乙醇的浓度,减少肠胃对乙醇的吸收,促进血液中酒精的代谢和排泄,降低乙醇对人体的伤害,有实验证明,黄豆苷元有分解乙醛毒性,阻止乙醇对大脑抑制功能的减弱的功效[3],因此粉葛更偏重于醒脾、解酒。 葛根生品与煨品也有差异,二者均有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功效。但退热生津宜用生品;而煨葛根由生葛根经麸皮煨制而成,更长于升阳止泻,多用于泄泻。研究结果显示,在止泻方面,葛根、粉葛经过煨制后,止泻作用均增强,且煨制葛根作用要优于煨制粉葛;在降血糖方面,葛根及其炮制品均具有降血糖的功效,且经醋制后降血糖作用最佳;粉葛生品降糖作用不显著,经煨制、醋制后降糖作用增加;在降血压方面,葛根和粉葛均具有一定程度的降血压功效,但葛根的降血压作用强于粉葛,醋制葛根降血压效果最佳[4]。 葛作为一种药食同源植物,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葛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硒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解酒护肝、降“三高”、预防骨质疏松及糖尿病等作用[5],葛根和粉葛虽属于同科同属植物,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一般来说,葛根常入药,粉葛常食用。 ?药膳食疗? #01白糖煮葛粉 功效:主治伤寒、发热头痛,还可以用于美白丰胸,是爱美女性的上好滋补品。 原材料:葛根粉30-50g(多用粉葛),白糖适量。 做法:将葛根粉加水适量,调成糊状,放入锅中,用小火煮成稠糊状趁热调入白糖。搅拌均匀,待糖溶化即食。 #02粉葛黑椒蒸肥牛[6] 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固脱、温阳益脾。 原材料:肥牛g,粉葛g。牛肉汁10g,黑胡椒碎、花生油各8g,酱油5g,生粉3g。 做法:肥牛切成长约8cm、宽约3cm的薄片,装盆后加上述调料抓拌均匀。粉葛去皮洗净,切成4cm见方的薄片,焯水后捞出沥干。取平盘一个,铺粉葛片垫底,上面均匀码入肥牛片,蒸3-5min至熟透,取出,表面撒少许葱花即可。 END参考文献 [1]于钦辉,杜以晴,孙启慧,容蓉,杨勇.基于功效和物质基础的野葛、粉葛在解热和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J/OL].中华中医药学刊:1-20[-06-08].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dougua.com/ddqyx/1737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感冒就喝板蓝根NO
- 下一篇文章: 豆豉汤回阳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