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感悟本草”

一起传播实用中医文化,一起感悟中医

简介:热邪侵犯体表但尚未深入里层的风热感冒,会出现发热、口渴、咽喉疼痛的症状,并且基本不怕冷甚至是怕热的。这时就要采取辛凉解表的方法,将热邪、热毒清透出去。比较流行的疱疹性咽颊炎、幼儿急疹、手足口病、风疹等出疹子的病症,一般都要考虑是被温热邪毒所伤,用到“银翘解毒颗粒”的机率很大。

无论是太阳中风还是太阳伤寒,虽然有“有汗”、“无汗”的差别,但它们都是怕冷的。如果遇到患者有感冒,但是不怕冷,甚至是怕热的,叫“温病”。

温病,“发热而渴,不恶寒”。它也会有发烧的情况,会出现口渴,想喝水。但为什么“不恶寒”呢?发热后体温升高,按正常来说应该会感觉怕冷,但温病本身又有热,冷热夹杂后,冷的感觉就不明显了。比如突然头痛欲裂,其他的感觉就会忽略。因为有发热,温病可能也会出现头痛,但还会有口干、咽喉疼痛的热证,这在太阳中风、太阳风寒里基本没有。

备注:中医界对温病的争议很大,目前还没有定论,确实比较难解。

银翘解毒颗粒

治疗温病最主要的就是“银翘解毒颗粒”。它实际上是源自吴鞠通《温病条辨》的“银翘散”,以金银花、连翘为主药。具体配方是: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淡竹叶、甘草。金银花和连翘,既辛凉解表又清热解毒,还可以芳香辟秽。“温病”中的“温”,通“瘟”,其实就是有些污秽之气,所以人体表现出来确实是有毒的这样一种症状,特别是在咽喉部位。那么薄荷和牛蒡子味辛而性凉,疏散风热、清利头部,而且可以解毒利咽;荆芥和淡豆豉辛而微温,协助金银花和连翘发散表邪、透热外出;淡竹叶,可以清上焦的热;桔梗宣肺止咳;甘草调合诸药,又护胃安中。这个方子总体的思路都是以解表、解毒为主,以辛凉之药把邪热往外疏散,而不像抗生素等苦寒药一味强压,反而容易“闭门留寇”,不利于痊愈。

“银翘解毒颗粒”临床应用也十分广泛。尤其是孩子稚阳体质,本身容易上火、发热,所以很多孩子一感冒就是喉咙肿痛。喉咙肿痛的病多数以少阳证为主,但温病也会有这种情况。还有,比如大家非常关心的疱疹性咽颊炎,包括现在很流行的幼儿急疹、手足口病,还有风疹、麻疹等……凡是出疹子的这类病,在临床上首先要考虑用“银翘解毒颗粒”。这类病一开始往往发高烧,而且找不到什么原因,一般不怎么怕冷,或者说是怕热多于怕冷,往往还会伴有口干、喉咙痛、起疹子的情况。其实这些都是因为邪热淤积体内,身体就想把这些毒邪发散出去,这样一来的表现就是身上出疹子,等疹子出透了病也就好了。要是此时用抗生素等寒凉药把病邪封在体内,反而非常危险,有些孩子就是这样被治坏了。而如果用“银翘解毒颗粒”,就能够有效地把邪热、邪毒透出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双管齐下。

羚翘解毒颗粒

“羚翘解毒颗粒”就是在“银翘解毒颗粒”的基础上加了一味“羚羊角”。羚羊角是清热解毒、镇静安神非常重要的一味药。在温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有些孩子会出现热盛、惊厥、抽搐甚至昏厥的症状,这时用“银翘解毒颗粒”已经解决不了了。而羚羊角能够清热安神,有效对治孩子的惊厥、昏厥。一般的孩子不需要买这个药,就是那种发烧容易惊厥的孩子,出现温病的情况,可以直接服羚翘解毒颗粒。

桑菊感冒颗粒

首先也是主治温病,对治在表的温热病症。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发烧等感冒症状都可能会有,但患者不怕冷或微微怕冷,有时甚至是怕热,同时有口干、咽喉肿痛的情况——在这些症状的基础上,又出现咳嗽比较明显,这时就要用“桑菊感冒颗粒”。

“桑菊感冒颗粒”源自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的另一经典方剂——“桑菊饮”,它治疗咳嗽的功效更加明显。在风热感冒初期的温病,出现头痛、口干、咽痛的同时咳嗽比较严重,就要考虑用“桑菊感冒颗粒”,以达到解表散热、宣肺止咳的功效。

配伍及治病原理:桑叶、菊花性凉清透、疏风清热、解肌透邪;薄荷宣散风热,协助前面两味药来进一步散热;苦杏仁和桔梗能宣降肺气、化痰止咳,桔梗配伍甘草就是“甘草桔梗汤”,可治疗咽喉肿痛;连翘清热解毒;芦根清热生津又止渴,能有效应对咽干、口干、喉咙痛这些症状。这个配伍与“银翘解毒颗粒”有相似的地方,但是止咳的功效更强。这两个药的关系就相当于“葛根汤颗粒”和“通宣理肺口服液”,一个是基础用药,一个更加侧重于治疗咳嗽。

法鸿:民间中医,佛弟子,感悟中医群主,近年来致力于中医文化的实践与传播。

长按右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dougua.com/ddqyx/16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