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医生的一次感冒自救
其实这次生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星期四上午病人比较多,尤其是几个外地病人辗转多地就医,方至我处。因为是内科疑难杂症,颇费我心力与时间。“多言则伤气”,很快就觉得提气不上、胸闷、呼吸困难。当时就想,中气不足,有可能会生病。如果当时采取休息的措施,也就没有后面的事情了。 因为已经预约了晚上的病人,所以下午又去上了四个小时班。渐渐的感觉到全身发冷,但是此时的体温是正常的。心想完了,正气已虚,寒湿邪气趁机而入。下班时自己开了两剂药,助阳为主解表为次,睡前服药后全身有发烫的感觉,没那么怕冷了,赶快睡了。 周五早上急着上班,没有吃药。边上班边感觉到头身到处酸痛,自己清楚已经是感冒发烧了。下班一回到家就躺在床上休息,喝了几杯热水。按照以往经验,正气尚可的话这样处理也就好了。这次不行。全身的骨骼肌肉像被人一寸一寸地敲断了般酸胀痛无力,一阵一阵地发冷,四肢都无法活动。只有头脑还维持着清醒的状态,自己感觉很冷,但是家人摸着又很烫。 此时就是正邪相争。为什么我们会全身怕冷?中医讲邪气从皮毛而入,皮肤是我们人体的第一层免疫屏障,皮肤腠理一开一合调节体内的体温、保护人体的内在组织器官。这个世界上正邪双方是永远存在的,正常情况下是相安无事的。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外在邪气(病原体)就趁虚而入,大部分的途径是从皮毛而入,所以我们会感觉到全身体表一阵一阵的发冷,还不停的起鸡皮疙瘩。 清醒的头脑审视着自己的身体,成了一处战场,正邪不停的交战,一时冷一时热,头痛无力,体温在37度8到39度之间不停的波动。我给自己换了一个处方,急则治其标,要赶在病邪尚未深入、还处在表证的时期,解表和营、驱邪外出。用上了麻黄桂枝各半汤,因为最近连阴雨,湿气较重,再加上了白术、羌活祛湿散寒。 晚上七点钟用了第一剂药,服药后再趁热喝了一碗白米粥,借助米粥的热气升腾力,促使药性能够更快地赶赴到战场发挥作用。15分钟后,就感觉到背心及四肢慢慢转温,全身微微汗出,其他的症状都减轻了。中医治外感表证正是要达到这个“汗出热退身静”的效果。 夜间一直都有汗出感,四肢也都保持着温暖状态,体温基本保持在36度5到37度5之内,睡了个安稳觉。周六早上起床体温完全正常。 为什么我要采用中医治疗呢?作为临床医生我深知并且亲眼看到了许多病人在发烧时运用西药,虽然在短时间内体温快速下降,很快的隔4到5个小时,再次发烧。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西药治疗感冒有个反复烧三天,又咳四天的过程,感冒类西药只能减轻症状并不能阻断病情的发展。 退烧药是通过大量的出汗带走热量,从而降低体温。“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则损伤阳气,正气一弱,邪气再次卷土重来,所以就病情反复。反复发烧,邪气入里,就会出现其他的里证表现。 中医的优势在于可以完全的驱邪外出,使病情完全阻断在最开始。我在工作中经常碰到很多患者反复吃了很多药,看了几个医生,终于退烧了,却出现了咳嗽反复不好、精神萎靡不振、厌食、口苦、口腻、腹胀等,这都是邪气入里的表现。 如果能在感冒早期及时重视,用中药祛邪驱寒,比如用葱白、生姜泡水或者用葱白、淡豆豉熬水喝,热水泡次脚,注意休息也就好了。治疗感冒方面,中药更有优势,而且效果也更快。像我这次感冒本是不该发生的,幸好后来采用的中医治疗,退烧之后没有再度反复,也没有出现咳嗽和其他的症状。 年惊蛰 今天分享就到这啦,祝女性朋友们女神节快乐~ 从中医看世间, 从世间看中医。 守住医者的仁心。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dougua.com/ddqyp/4265.html
- 上一篇文章: 宝宝眼红眼屎多,宝妈实例展示桑椹妙用
- 下一篇文章: 10张感冒食疗方口感佳疗效好,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