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肉桂(辛、甘,热。归肾、脾、心、肝经)

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

肉桂

入肾经,善温补命门之火而益阳消阴、引火归元,为治下元虚冷、虚阳上浮之要药。入脾经,善温脾阳、散寒邪,为治阳虚中寒之佳品。入心、肝经,善散血分阴寒而温经通脉,为治寒凝血瘀所常用。

附子(辛,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亡阳欲脱

附子

(2)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畏寒肢冷、阳痿、宫冷、尿频。

(3)脾肾阳虚之脘腹冷痛、泄泻、水肿。

(4)心阳虚衰之心悸、胸痹。(5)寒湿痹痛,阳虚外感。

上助心阳、中补脾阳、下壮肾阳,为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治亡阳及阳虚诸证每用。又辛热走散,为散阴寒、除风湿、止疼痛之猛药,治寒湿诸痛常投。

内服:煎汤,3-5g,先煎30-60分钟,以减弱其毒性;或入丸散。

本品辛热有毒,故孕妇忌服。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干姜(辛,热。归脾、胃、心、肺经)

温中回阳,温肺化饮。

附子配干姜:回阳救逆力强,温中散寒效佳,治亡阳欲脱及中虚寒盛效佳。

吴茱萸(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经)

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止泻。

吴茱萸

()中寒肝逆之头痛、吐涎沫。

(2)寒湿脚气肿痛,或上冲入腹之腹胀、困闷欲死。

(3)寒疝腹痛,经寒痛经。(4)呕吐吞酸。(5)虚寒腹痛泄泻。

既善温中散寒止痛,又能疏肝下气,还能燥湿助阳而止泻,不但是治中寒肝逆或寒郁肝脉诸痛之佳品,而且是治经寒痛经、寒湿脚气及虚寒泄泻之要药。

更多精彩推荐

中医:脾虚湿盛?简单两味中药,日常泡水,一味健脾,一味祛湿

中医:总觉得喉咙有痰,可能是脾虚!个健脾方,燥湿化痰,让痰不再来

中医:脾虚的人屁多,冬天会有5大烦恼,3味中药常吃,可健脾补脾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dougua.com/ddqyp/19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