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一本书,走进一座植物园
《古典植物园》 1 八月,诸暨甘棠读书会活动的时候,小丸子抱来了几十本植物学的书,它们叠放在德玛的那张茶桌上,有点壮观。她说,这是要做壹木读书会图书漂流岛活动的书。最近我喜欢上了植物,所以这些书,我都特别需要。也是近水楼台,考虑之后,我选择了《古典植物园》。 小丸子说,这本书有一定的阅读难度。 可是我喜欢。《古典植物园》,光看书名就给人无限的想象。“古典”预示着正统和典范,是物质与精神相融合的经典。在这样的植物园里,我定能邂逅些什么。 我随手打开,翻到了“老树不知岁月”的《国槐》篇,作者开篇这样写:“国槐是北京常见的行道树……到了七八月,国槐开花,站在高楼,俯瞰道路两旁的槐树,如烟火,似轻雪,是夏天特有的景观。” 这正是我喜欢的文字风格,散淡的文字勾勒出的画面如在眼前,它滤去了喧嚣与繁华,只留下碧树花香,是一种穿越时空而来的安静。 我又翻了几篇,作者行文的风格基本相似,开篇与结尾常常有一些白描式的文字,使我想到了汪曾祺。 _2 《古典植物园》共42篇文章,花草树藤均有收录。这些文章以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分辑排列,记录的植物大都是平凡而常见的物种,它们生于路边,道旁,田野,山中,是人们“视野之内”的植物。 对这些植物,作者既有学术上的阐释,亦记录了与植物相关的生活经历。因为是我们并不陌生的植物,故阅读时常觉得各种亲切。作者的文字叠加上读者自身的经历,会使我们对植物和生活又多了许多认知与感悟。 就我而言,某些文字不仅让我获得了植物学意义上的认知,也使我几乎蒙尘的记忆重新清晰。 如写楝树:楝科楝属,落叶乔木,花五瓣,紫色,有香味,圆锥花序,果实味苦。这些简洁准确的专用名词,使我对楝树有了明确的认识,也可改变了我以后的描述方式。而作者叙述有关楝树的传说和各种生活场景,让我的思绪亦回到了从前,匆匆流逝的岁月也因为这些文字重现在眼前:我似乎还是那个扎着羊角辫的女孩,在“南风吹紫雪”“屋角楝花飞”的季节,让父亲摘下几枝楝花,把它插在搪瓷缸中,那一张有虫蛀痕迹的旧桌子上,便增添了一抹亮色。 又如读《菱角》一文,发现自己已多年没遇见过浮在河道上的菱角了! 那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dougua.com/ddqtp/17924.html
- 上一篇文章: 热点全国最强茶叶大省又出新政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