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味

看到“豆豉”二字,

你是否想到了火遍大江南北的Ta?

一颗发酵豆子的传奇故事不止于舌尖,

中药淡豆豉是一味百搭的妙药,

在《本草纲目》中,

李时珍说淡豆豉:

“得葱则发汗,得盐则能吐,得酒则治风,得薤则治痢,得蒜则止血,炒熟则又能止汗”,

小小淡豆豉真有那么神奇?

?

一颗豆子的变身

淡豆豉的加工过程:取桑叶、青蒿70-g,加水煎煮,滤过,煎液拌入净大豆0g中,俟吸尽后,蒸透,取出,稍凉,再置容器内,用煎过的桑叶、青蒿渣覆盖,闷使发酵至黄衣上遍时,取出,除去药渣,洗净,置容器内再闷15-20天,至充分发酵、香气溢出,取出,略蒸,干燥,即得。

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发酵加工品。全国各地均产。

苦、辛,凉。归肺、胃经。

解表,除烦,宣发预热。用于风热感冒、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烦不眠。

1.解表

用于风热感冒头痛。本品辛散轻浮,能疏散表邪,且发汗解表之力颇为平稳,无论风寒风热表证皆可应用。证轻而寒热不明显者,常与葱白同用,较重之风热表证和卫分证,常与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等药同用。

2.除烦

用于胸中烦闷、虚烦不眠。本品既能透散外邪,又能宣散邪热,故常与清热除烦的栀子同用,如栀子豉汤。然本品只有宣散之力,而无清热之功。

煎服,6-12克。

葱姜豆豉饮

葱白15克、葱须15克、豆豉10克、姜8克、黄酒30克。

将豆豉、生姜(切丝)加水毫升,加盖煎沸,加葱白、葱须,文火煮5分钟,再加黄酒烧开即可。

解表除烦,宣发郁热。可用于风寒感冒初期之头痛、打喷嚏、发冷无汗者。

豆豉葱白豆腐汤

豆腐克,豆豉15克,葱白15克。

先将豆腐略煎,然后加入洗净的豆豉,加水约两碗,煎煮至大约一碗时,再加入已切成段的葱白稍作煎煮即可。

宣窍通阳,除烦宽中。心情郁结时可喝一碗。

菊花豆豉粥

白菊花6克,豆豉20克,大米50克,白糖30克。

将白菊花用干净纱布包好;大米淘洗干净,备用;锅内加水适量,放入菊花袋、豆豉、大米共煮粥,熟后拣出菊花袋,加入白糖即可。每日1-2次,连服5-7天。

白菊花性寒,味甘苦,有散风清热、解毒消肿等功效,豆豉有清热解毒、止痢镇痛等功效。本药膳可用于风热感冒初期。

参考材料:

《豆豉飘香亦食亦药》作者:李伟,刊登于-04-09中国中医药报7版

《中国药典版》

图、文

宣传处

图片

部分来源网络

编辑

王丽君

责任编辑

许士明

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dougua.com/ddqly/18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