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高锰钢铸造行业群,加锰是稳定奥氏体的只要元素,在钢中有扩大Y相区的作用。锰和碳都能使奥氏体的稳定性提高。在钢中碳含量一定时,随着锰含量的增加钢的组织逐渐由珠光体型变为马氏体型并进一步转为奥氏体型,锰在钢中大部分固溶于奥氏体中,形成代位式固溶体,使基体得到强化。但由于锰原子半径和铁原子半径差别不大,因此强化作用较小。钢中锰除固溶于奥氏体中以外,另一部分则存在于(Fe,Mn)3C型碳化物中。锰含量在14%以内时,随锰量增加,强塑性提高;但锰不利于加工硬化,锰含量提高对耐磨性有所损害,同时在锰含量大于12%时,树枝晶发展,有粗晶和裂纹倾向。在高猛钢中锰的含量通常为10%~14%,有时也可高达15%。表1-8是锰含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图1-9是锰含量对碳含量为1.15%的奥氏体锰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表1-9和图1-10是锰对高锰钢冲击韧性的影响。从表1-9和图1-10可以看出,随着锰含量增加,强度性能提高,冲击韧性提高,这主要与锰能够增加晶间结合力有关。另外,在低温时随着锰含量增加,冲击韧性提高得更快些。表1-10表示锰含量对高锰钢塑性(冷弯角度)的影响。从表1-10中可以看出,锰含量提高时,冷弯角度明显增加。锰含量降低,有利于提高钢的加工硬化能力。当锰含量从13%降低到8%或6%时,钢的加工硬化能力有明显提高。锰能促进奥氏体枝晶生长,使得液态高锰钢趋于糊状凝固,在冷却收缩过程中,薄壁铸件由于温度梯度高,极易产生热裂。因此,锰含量不能过高。钢中锰含量的选择和碳含量的选择一样,主要决定于工况条件、铸件结构的复杂程度、壁厚等几个方面的因素。厚壁铸件为保证热处理时不致析出碳化物,一般希望锰含量高些。结构复杂、受力状况复杂的铸件也希望锰含量高些,以保证材料的塑性和韧性,使工件在使用过程中不致断裂,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在铸造过程中出现裂纹。在强冲击的工况条件下工作的高锰钢铸件也要求锰含量高些。这是材料受力条件所决定的。在上述几种条件下锰的含量一般要求不低于12%~12.5%。反之,在非强冲击条件下薄壁铸件及简单铸件可适当降低锰含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dougua.com/ddqly/15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