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有治疗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63965.html

大家好我是陈文耀,

今天给大家分享恶寒是身体给我们提示什么信息,应该怎么处理,1恶寒即怕冷,

一般外感证初期均有怕冷现象,接着便是发热。有的一边发热,一边仍然恶寒,有的发热后,恶寒轻减,概称为“表证”。凡是外感证,无论伤寒还是温病,日期有多少,寒热有轻重,有一分恶寒即有一分表证。外感证的恶寒有一特征,就是见风后怕冷更剧,即使在暖室内没有寒气侵袭,总是全身冷,也有已经发热仍然不欲除去衣被。但由于外感的证候较为复杂,恶寒又是一个早期症状,初起很难确诊为某种疾病,大多观察数日后才能作出决定。同时,应与其他症状结合,

1,如果兼有,汗出,恶风、头痛、鼻塞、咳嗽的为“伤风”;治法用,桂枝汤,桂枝9克,芍药9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12枚(无汗不能用,煮好后分三次服用)咳嗽加,杏仁9克,厚补9克

2,兼有,无汗恶寒、头痛、项背身体疼痛,骨节疼痛,的为“伤寒”治法;麻黄汤,麻黄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杏仁9克(有汗不能用,喝完汗出后千万不能再服)

3,与伤风相似而口内干燥的为“风温”;治法用银翘散(银花10克,连翘10克,桔梗5,克薄荷5克,淡竹叶3克,生甘草5克,荆芥穗3克,淡豆鼓5克,牛蒡子6克)

经常怕风寒,得暖即消失,甚至虽在夏季也不愿打开窗户,多为阳虚证,常见于脾肾两虚的久泻和痰饮咳喘等患者。这种因本身阳气不足而出现的恶寒以及阳虚形成的其他证候,概称虚寒证,都属于里证。治法须从根本上扶阳,与外感治疗完全不同。恶风与恶寒相似,文献上虽有区分,所谓伤寒证恶寒、伤风证恶风。但一般恶寒的多恶风,恶风的也多恶寒,在临床上极难划分。总之,须结合其他症状而定,不可拘泥。

2恶寒时战栗,

简称“寒战”,常见于“疟疾”。汗出后逐渐平静好转,称为“战汗”。这是患者正气虽然虚弱,在遇到有恢复的机会,正气奋起,便与邪气交争的现象,正气胜则汗出而邪解。所以战后得汗则生,汗不得出则死,实为重要关头。如无虚脱现象,可听其自然,不必慌张,必要时用复脉汤加减,以扶助元气。区别是,从内发出者为寒战,仅是形体耸动者为振寒。振寒多由阳虚不能卫外,常伴腹痛泄泻,四肢沉重,小便不利等证。病在少阴,治宜扶阳,用真武汤。(茯苓,芍药,生姜切,制附子)各9克,白术6克

结语;身体每一个症状都代表有一个病机,要找出引起的原因处理了病就会痊愈,千万不能见咳止咳,见烧退烧,见痛止痛,不然身体只会越治越差

扫一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dougua.com/ddqly/14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