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印发新型冠状
医院订阅哦! 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 治疗方案(试行第二版)的通知 陕卫中医发〔〕5号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卫生健康委(局)、中医药管理局,西咸新区教育卫体局,韩城市、神木市、府谷县卫生健康局,医院: 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的作用,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77号)的要求,中医药要广泛参与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预防和治疗中,结合目前我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救治工作情况,我委组织专家对原有的治疗方案进行了修订,形成了《陕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二版)》,现印发给你们,请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中参照执行,并认真做好相关诊治资料的收集工作。 附件: 陕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二版)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 年2月1日 附件 陕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二版) 本病属于中医“风瘟”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寒、湿、热、毒”。结合我省气候寒冷干燥及近期观察到的病症特点,制定本方案,各地可根据患者病情、体质等情况,参照下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本方案不可用于预防)。 医学观察期 (一)无症状 推荐处方:玉屏风散合银翘散加减。 基本方药:生黄芪15g炒白术10g防风6g炙百合30g石斛10g金银花10g连翘30g白茅根30g桔梗10g芦根30g生甘草6g。 煎服法:药物用凉水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后改为小火15分钟,煎煮两次,共取汁毫升,分早晚两次服用,建议连服7~14天。 (二)有症状 1、临床表现:乏力伴胃肠不适 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软胶囊) 2、临床表现:乏力伴发热 推荐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金花清感颗粒、防风通圣丸(颗粒)。 临床治疗期 (一)轻症 1、寒湿束表,热郁津伤 主症:发病初期,干咳,低热或高热,乏力,胃脘痞满,或恶寒,或头痛,或呕恶,或咽干咽痛,口微干。 舌脉:舌质淡红,苔薄白略腻,脉浮紧或浮缓。 治法:解表化湿,宣肺透热。 推荐处方:甘露消毒丹合藿香正气散加减。 基本方药:藿香15g(后下)苏叶12g桔梗15g薄荷12g(后下)连翘15g芦根30g炒白术10g茯苓10g陈皮10g厚朴10g滑石18g(布包煎)生甘草10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毫升,每次口服毫升,1日2次。 加减:便溏加炒扁豆30g,炒薏米30g。 常用中成药:可选用藿香正气散、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等。 2、风寒袭表,气虚湿滞 主症:憎寒壮热、无汗,头项不舒、肢体酸痛;咳嗽有痰、鼻塞声重、胸膈痞闷;身困乏力,纳呆便溏。 舌脉:舌苔白腻,脉浮按之无力。 治法: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推荐处方:人参败毒散加减。 基本方药:羌活10g独活10g柴胡16g前胡10g川芎10g枳壳10g茯苓15g桔梗10g党参15g薄荷12g(后下)生姜10g粳米30g甘草6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毫升,每次口服毫升,1日2次。 加减:头项强痛者加葛根10g。 常用中成药:可选用防风通圣丸、热炎宁合剂、四季抗病毒合剂等。 3、热毒袭肺 主症:发热头痛,热势较高,口干咳嗽,咽痛目赤,口渴喜饮,小便短赤。 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推荐处方:银翘散合麻杏甘石汤加减。 基本方药:连翘30g金银花15g桔梗10g薄荷9g(后下)牛蒡子10g竹叶10g芦根30g淡豆豉10g麻黄10g生石膏30g(先煎)杏仁10g柴胡16g生甘草6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毫升,每次口服毫升,1日2次。 加减:便秘加生大黄10g(后下),芒硝6g(烊化)。持续高热加丹皮10g、赤芍15g。 常用中成药:可选用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蓝芩口服液、银翘解毒丸、四季抗病毒合剂、热炎宁合剂、银芩胶囊、双黄连口服液等。 中药注射剂:可选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等。 4、外寒内热 主症:高热烦躁,恶寒怕风,身痛无汗,咽痛口干,咯黄粘痰或咳痰不利,大便秘结。 舌脉:舌质红,苔白而少津,脉滑数。 治法:发汗解表,清肺化痰。 推荐处方:大青龙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基本方药:麻黄10g桂枝6g杏仁10g生石膏45g(先煎)芦根30g冬瓜仁30g桃仁10g生姜6g生薏苡仁30g大枣10g生甘草6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毫升,每次口服毫升,1日2次。 加减:黄粘痰较多加鱼腥草30g、金荞麦30g。大便秘结重加生大黄10g(后下),芒硝8g(烊化)。 常用中成药:可选用蓝芩口服液、防风通圣丸、热炎宁合剂、双黄连口服液等。 中药注射剂:可选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等。 (二)重症 1、热毒壅肺 主症:高热不退,咳嗽明显,少痰或无痰,喘促短气,头身痛;或伴心悸,躁扰不安。 舌脉: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宣肺,通腑泄热。 推荐处方:麻杏甘石汤合宣白承气汤加减。 基本方药:生石膏45g(先煎)杏仁9g生大黄6g(后下)全瓜蒌30g炙麻黄6g知母10g黄芩10g芦根30g生甘草6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毫升,每次口服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毫升。也可鼻饲或结肠滴注。 加减:持续高热加羚羊角粉0.6g(分冲)、安宫牛黄丸1丸;腹胀便秘加枳实10g、厚朴15g、芒硝6g(烊化);喘促加重伴有汗出乏力者加西洋参10g、麦冬30g、五味子6g。 常用中成药:可选用安宫牛黄丸、热炎宁合剂、四季抗病毒合剂等。 中药注射剂:可选血必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等。 2、内闭外脱 主症:神识昏蒙、淡漠,口唇爪甲紫暗,呼吸浅促,咯粉红色血痰,胸腹灼热,四肢厥冷,汗出,尿少。 舌脉:舌红绛或暗淡,脉沉细数。 治法:益气固脱,清热解毒。 推荐处方:参附汤加减。 基本方药:生晒参15g(先煎另炖)制附片10g(先煎)天冬15g麦冬30g金银花30g生大黄8g(后下)水牛角30g(先煎)山萸肉15g五味子15g芦根30g生甘草6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毫升,每次口服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毫升。也可鼻饲或结肠滴注。 常用中成药:可选用苏合香丸、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等。 中药注射剂:可选清开灵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等。 (三)恢复期 1、余热未清 主症:身热多汗,或有微渴,心胸烦热,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气短神疲。 舌脉:舌红少苔,脉虚数。 治法: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推荐处方:竹叶石膏汤加减。 基本方药:竹叶10g生石膏30g姜半夏10g麦冬15g粳米30g太子参10g生甘草6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毫升,每次口服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毫升。 加减:低热、口渴或干咳,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可加青蒿15g、炙鳖甲30g(先煎)。 常用中成药:可选用生脉冲剂、生脉口服液、参麦饮等。 中药注射剂:可选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 2、气阴两虚 主症:神倦乏力,气短,咳嗽,痰少,纳差。 舌脉:舌暗或淡红,苔薄腻,脉沉细。 治法:益气养阴。 推荐处方:麦味补中益气汤加减。 基本方药:太子参15g麦冬30g五味子6g生黄芪15g炒白术10g陈皮6g当归10g北沙参15g杏仁10g炙枇杷叶15g炙百合30g炙甘草6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毫升,每次口服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毫升。也可鼻饲或结肠滴注。 加减:低热、口渴或干咳,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可选用青蒿鳖甲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可选用生脉冲剂、生脉口服液、参麦饮等。 中药注射剂:可选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 (稿件来源: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 本期统筹:赵文 本期编审:李刚 本期编辑:王双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dougua.com/ddqjb/14694.html
- 上一篇文章: 牡蛎的功效与作用,中药牡蛎的副作用与禁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