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汤的价值:

清代著名著作《随息居饮食谱》中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每收奇迹。”就是说,贫民百姓吃不起人参,用米汤当参汤,每每有奇效。

一、发烧,预防高烧并发症!孩子发烧时,不论是食火、虚火、实火,体内都有一股热在那里捣乱,体温升高,最容易伤害到的就是体内的“津液”。特别是如果发汗退烧过度,会进一步加剧“津液”的损失。津液亏损,孩子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甚至惊厥抽搐。这个时候,一碗米汤比“多喝水”更好用,它能够迅速转化为“津液”,且能养“胃气”,这样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给身体提供资源,提升抗病邪能力!二、腹泻,预防脱水腹泻这件事情,可大可小,孩子有时候拉一拉,人就顺畅了,有时候是越拉越虚。所以遇到孩子腹泻比较严重,就要注意预防脱水了,这个时候很多人知道要喝点“糖盐水”,但其实,米汤也非常好用!不仅仅能够补充津液预防脱水,而且好消化吸收,给身体提供能量,又不给脾胃增加负担。三、受凉感冒了孩子不小心着凉了,开始流清鼻涕,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给孩子发发汗,把寒气赶出。对于体弱或低龄宝宝来说,葱豉汤+米汤,是极好的选择。做法:取适量的米汤,用大火将其烧开,然后加入淡豆豉和葱白(带须),小火煮5~10分钟即可。适合:单纯的风寒感冒,加入米汤可以补中气,更有利于身体恢复。四、喉咙肿痛如果孩子出现喉咙痛、舌质红、黄鼻涕等风热症状,那么可以先以10克左右冬桑叶干品煮水或生桑叶一把煮水(大火烧开,小火煮5分钟左右),滤去叶片,以水煮大米,趁温喝米汤。米汤如何做呢?把米熬熟,大家这个肯定知道。熬制米汤的关键在于,少放大米,多放水。熬成的汤,可以用来当水喝。喝的时候一定要小口小口喝。米汤相比水,本身更容易气化,更容易被身体吸收,小口小口喝米汤,也更能加强这个作用,能更好的被身体利用。这里的大米是指“粳米”不是灿米。所以做米汤时要选择粳米。粳米:这种米口感较粘稠,最适合煮粥、煮米汤,味甘、性平,补脾胃、养五脏,适合长期食用。常见的粳米有:东北大米、珍珠米、江苏圆米等。

中医食疗养生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医院是厨房。

最好的药物是饮食,最好的疗效是坚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ndougua.com/ddqjb/14382.html